<http://www.shs.edu.tw/works/essay/2008/10/2008103123591980.pdf>
篇名
時尚界男性設計師其特質與優勢
之淺探
朱元怡、黃怡禎。公立玉里高中。二年忠班
壹●前言
目前,男性與女性適合的工作,不再因為性別而有所拘束。也推翻了我們對刻
板印象的觀念,認為女性應該適合怎樣的工作,或男性應該適合怎樣的工作。
『現在的全球時裝界,大約有70%的設計師是男性,而很大一部份的男性服裝
設計師都是gay(男同性戀)。例如﹕YSL創始人聖羅蘭(Yves Saint Laurent)、法國
設計師Jean-Paul Gautier、 CHANEL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、GUCCI和YSL的前設計總
監Tom Ford,他們的觀察力比男人或女人都還犀利,他們對於文化上的細小變化很
敏銳,對美學的感受力也更強烈,這樣的天賦讓他們在服裝設計的領域很容易成
功。』(註一)
國內有名的整體造型師—Roger、保養專家—牛爾,或彩粧師—Kevin,以上這
些都是男性,女性適合的工作不在因為女性而適合從事,現在也有許多男性從事。
讓我們更加的好奇,不知道男性在這些職場上的表現會不會遇到什麼困難?或是因
為性別而有所阻礙,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更深入的了解。
貳●正文
擁有女性特質的男性設計師『除了對美學的敏銳度更強,能同時以兩性角度思
考的特質,讓他們作品相當吸引人。因為他們既能理解男人會想看女人穿什麼樣的
衣服,又能懂得女人會想穿什麼樣的衣服,他們的服裝擁有雙重的個性,也就相當
迷人。』﹙註二)擁有獨特的眼光,使他們在設計師的領域展露頭角。
一、男女設計師眼光的差別
『有許多很性感的衣服,都是由擁有女性特質的男性設計師設計出來的。他們擁
有的男性特質讓他們重視視覺上的性感,偏好裸露、穿得很少的設計,但他們擁有
的女性特質,讓他們夠細膩到能達成服裝設計的細節工作要求。而女性設計師設計
出來的衣服,通常不是直覺上的性感,而是實穿、浪漫、夢幻,其實真正的女人設
計出來的衣服,只是意識型態上的女性化。不過,若從實穿度來看,擁有女性特質
的男性設計師雖然細膩,但對於實穿面的感受度畢竟比較差,所以他們在設計時考
慮的通常不是能不能穿,而是在美學上能不能吸引人,所以通常會在藝術的層面上
較受注目。但女性設計師就會想:我自己能不能穿?而她們的衣服因為實穿,都賣
得相當好。』﹙註三)因為性別的關係,使得眼光上也有所差異,擁有女性特質的男
性設計師因為獨特的眼光,所以和女性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東西也有些許的不同,男
性設計師注重的是視覺上的層面,而女性設計師比較注重實穿面,這也就是男性設
計師與女性設計師在眼光上的不同。
二、有名的男性設計師
1.聖羅蘭:『聖羅蘭出生於阿爾及利亞,從小害羞、內向,因為同性戀傾向
被人嘲笑後,開始一頭栽進服裝世界;1953年,17歲的他初抵巴黎時,手上已經有
一本厚厚的設計草稿。他的作品很快獲得當時「Vogue」雜誌編輯布魯諾夫青睞並
蒙刊登;隔年,聖羅蘭在4個巴黎設計大獎賽中獨得3個獎項(另一位得獎人是現在
縱橫香奈兒的卡爾拉格斐),布魯諾夫把他推薦給當年最偉大的設計師迪奧,迪奧
對聖羅蘭的設計天分印象深刻,二話不說當場延攬旗下。1957年,迪奧突然辭世,
年僅21歲的聖羅蘭接下公司,5年後他與貝基出走,自創服裝品牌。從第一套YSL燕
尾服、剪裁合身的褲裝,到透視襯衫、獵裝、雍容華貴的長禮服,聖羅蘭的時裝往
往一推出就成為經典。1962年,聖羅蘭首度發表簡單藍色厚呢大衣、搭白褲子的設
計造成轟動;1966年,他將男性燕尾服改做成女裝,讓燕尾服成為不只是男性、也
是女性的正式服裝,這種燕尾服此後成為聖羅蘭的代名詞,到他退休之前,每年都
會略作修改出。』(註四)
2.Tom Ford:『Tom Ford是近年來全球時尚界最受矚目的設計師,在擔任Gucci
的創意總監期間,他大膽的設計創造了新氣象,將Gucci 推向另一個顛峰,讓業績
大幅成長,也讓Gucci成為新時尚的代表、獲得更多人的熱愛。Tom Ford更曾獲得無
數設計獎項,包括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及VH1/Vogue時尚獎所頒發的各項大獎,在
時尚界更是無人不知。2004年,Tom Ford因為理念的關係,辭去Gucci創意總監的職
務,全世界都在期待他的下一步動作;直到最近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為品牌的化妝
品公司,並在2005年4月宣佈和雅詩蘭黛結盟,再度成為時尚界的話題。』﹙註五)
3.Roger:『本名叫鄭建國的Roger,是知名彩粧大師,經常和陶晶瑩、藍心湄等
藝人合作,他沒有公司,沒有團隊,就一個人拿著兩個大化妝箱,四處工作,加上
產品代言,一年就能創造七百萬左右的高收入。
『很多人說我很幸運,總是能碰到機會。]Roger當了二十幾年彩妝師,他從彩
妝師中領悟出一套『藏拙』的道理,『很多人以為表演就是盡力展示出自我,其實
不是這樣,』當你站在舞台上,你有可能放大自己的優點,也可能自己的缺點放大
無倍數。
『每一次上台,我最在意的,是那些看得懂的人怎麼看我。』Roger的職場經
驗告訴他,在那些閱歷豐富的專家眼前,任何一點缺陷,都會被看得清清楚楚。『但
是這些人,也是最能給機會的人。』選對舞台,知道自己能扮演什麼角色,其實比
有沒有機會更重要,『捨機會,比拿機會更難,』Roger說。
從小助理到高收入彩妝大師,做為專業化妝師,Roger自己的職場生涯,就是
一連串抉擇。『我從小就對顏色敏感,』Roger從有記憶開始,他就對媽媽身上的打
扮,哪些顏色配在一起好看,哪些難看,有自己的意見。大學時代,他就自己到服
裝公司應徵助理,一開始,他什麼都不會,就從買亮片,把亮片釘在衣服上開始,
『第一個星期,手指上刺得滿滿的都是洞。』雖然只是工讀生,他卻已經開始展現
他再舞台上的創意。Roger當學徒的訓練時間很短,『化妝的基本技術其實不難,就
是一些基本的手法,』Roger認為,真正難的是判斷要怎麼畫,才能畫出美感。一年
多之後,他離開鈴鹿,開始和攝影師搭配,當起新娘化妝師。這段時間,他開始從
實做中,學會彩妝技巧,『很多人其實是同一套方法,畫所有新娘,』Roger幫新娘
化妝,經常早上三、四點,就要提著化妝箱出門,『我畫每一個人的時候,都在找
她的特點,找出適合她的化妝方式,』他回憶;攝影師也會告訴他,其他化妝師的化
妝手法,藉著別人的特色,一點一點摸索自己的方向。
『有一次,光調一道眉毛的造型,就調了三小時,』Roger說,在電影裡,造
型不是好看就好,場景、燈光、導演要傳達的人物特性、時代背景都要考慮,為了
了解美術指導怎麼看化妝,一有機會,他就去片場探班,從攝影師的觀景窗裡,看
一個一個的人物造型,在鏡頭的放大之下,化妝的方式,又和平常不同。Roger爭取
各式各樣的合作機會,從實務中增加自己對彩妝的判斷力。『我要的是累積的價值,』
Roger說、機會不是全盤接收,怎麼取、怎麼丟,仍然考驗著Roger;就像彩妝的顏色,
不見得要把一張臉畫成調色盤,也許,一、二個顏色就是最高境界。』﹙註六)
4.牛爾:『一位年近不惑的A型水瓶座男子。小時候因受到母親銷售化妝品的影
響,對保養品充滿好奇心,十二歲時開始使用保養品,並自行將家裡 廚 房材料 調
製成面膜使用。
自醫學院畢業後,便踏入美容界,至今十數年,曾任職歐美知名品牌美體小
舖(Body shop)、Sisley化妝品公司擔任行銷、教育訓練及公司發言人的職務,期間
曾多次赴英、法研習芳香療法及化妝保養等美容專 業知識,被國內保養品一線記
者喻為「新一代美容教主」。』﹙註七)
5.Kevin:『對我而言,彩妝是一種技術+一種態度+一種速度!』 我有所謂的「老
二哲學」,我覺得我一定不會是最好的。我常常會聽別人的意見,因為我不是一個
全能的人,即使在我自己的工作領域裡,我也不可能是個100%可以全面兼顧的人,
所以我很喜歡去聽別人的意見。我覺得如果你的努力不夠、準備不過,當機會來了
也沒有用。我會將挫折轉換成進步的動力,同樣的錯誤,我絕不再犯第二次。
在世新廣電唸書時(選擇世新是因為興趣),所學的專業科目中就有化妝學,
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彩妝,覺得很有趣。當兵時,因為很會唱歌跳舞所以在藝工隊服
務,看到很多藝工隊的女隊員因為表演的關係需要化妝,也發現他們所畫的妝,跟
在學校所學的是很不一樣的東西(學校的是很自然實用的東西,而女隊員的妝是屬
於舞台上的,是在有距離的有光的環境之下看的),慢慢熟了以後,進而開始幫她
們化妝,也因此學到不同的化妝技巧和方式。 另外一面來說,我從小就很愛漂亮,
對自己的穿著很有主見,如果媽媽要我穿上自己不喜歡的衣服,我可是打死都不會
穿的那種男生,而這股對美的執著,也持續影響到我退伍後選擇工作的方向。』﹙註
八)
參●結論
因為我們現在學的是美容美髮,以性別比例來說還是以女性居多,我們想更加的
了解一些男性設計師在這些領域的發展與優勢。是不是男性在這領域會比較吃香或
是困難?
設計師,靠的是與眾不同的眼光和細膩的心思,行行出狀元,工作不會因為性別的
問題而有所差別,所以只要我們有興趣,任何事情都是可以一一去克服與完成的,
皇天不負苦心人,只要有心,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。
下一次想更進一步研究,為什麼女性比例會比男性來的多?還有男性設計師都擁有女
性特質嗎?這是我們下次想更加了解的。
肆●引註資料
(註一)奇摩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doc/page.jspx?id=402881e8134e403a01134e4f1df90b7e
(註二)奇摩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doc/page.jspx?id=402881e8134e403a01134e4f1df90b7e
(註三)奇摩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doc/page.jspx?id=402881e8134e403a01134e4f1df90b7e
(註四) Google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jun/3/today-int1.htm
(註五)Google
http://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2147641002428
(註六)出自商業周刊1080期2008.8 p.140~142
(註七)http://www.niuer.com.tw/about.php?ID=3
(註八)http://www.payeasy.com.tw/BeautyMaker/about/kevin_work.shtml